春捂究竟捂到什么时候 春捂养生注意这四点

发布时间:2021-05-07

“春捂秋冻”是一句卫生谚语,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,有一定的科学道理。“春捂”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,不要过早脱掉棉衣。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,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。冬去春来,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,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,但是气候经常变化,往往是太阳出来后,风和日暖,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。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,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,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。所以,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,慢慢地减衣服。

春捂究竟捂到什么时候:7~14天恰到好处

捂着的衣衫,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。但是减衣不能太快,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。怎样才算到位?医学家发现: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,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,也得再捂7天左右,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。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。

“春捂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

如果捂过了头,同样对健康不利。“春捂”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,而是强调*要“递减”,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,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。春季气温日差较大,早晚较冷,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。而晴日的中午时刻,气温一般都在10℃以上,此时可适当减衣服。在增减衣物时,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。天气转热后,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,甚至捂出了汗,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。

48小时,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。

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

研究表明,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,15℃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也就是说,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捂了。

春捂需捂好4大关键部位

1、头部:戴帽子保暖

头作为人体“诸阳之汇”,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。当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,血管会收缩,头部肌肉会紧张,易引起头痛、感冒,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。因此,建议在外出的时候最好是戴上帽子。这个季节洗头,要用比平时热一点的水清洗,尽量不要洗太久,要在水温仍热的情况下洗完。在天冷的季节,早晨起床就洗头是不可取的,因为头发没有干,头部的毛孔开放着,很容易受到风寒。

2、腹部:忌穿露脐装

从养生的角度来看,肚脐是万万不能在天气转凉时受寒的。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,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所以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容易被寒邪侵袭。肚脐一旦受凉,腹痛腹泻在所难免;若长期受凉,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。因此,在深秋季节,不要为了追求性感而冒风险,穿露脐装。这可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的,日后可是麻烦很大的。

3、后背:晒后背输送精气

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,危害健康。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,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、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、内脏,促发各种不适。肩背部是我们身体采集自然界阳气的主要部位,主管、运输人体阳气最重要的七条经脉都在肩背部汇合,经常晒后背,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气。特别是大椎穴(低头时,后颈部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就是),可以穿比较薄的衣服来晒太阳,身体会把吸收到的阳气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全身。

4、膝关节:老寒腿让你痛不欲生

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,但这种病并非与年轻人无关。尤其一些年轻女性,深秋时节依然短裙飘飘,虽美丽却“冻”人。据报道,去年12月初,上海阴雨低温,很多年轻女孩子在医院的骨科门诊排起了长队。她们共同的症状是:腿部酸麻胀痛而且还有沉重感,大夫说这就是老寒腿的前兆。所以在此提醒那些爱美却忽视了健康的女性朋友,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锻炼,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,让老寒腿钻了空子。

    精彩图片

    热门精选

    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