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 24节气是根据什么计算来的
发布时间:2021-05-10
发布时间:2021-05-10
了解二十四节气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值得祝贺的是,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了,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4节气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智慧,对于气候生产经验把握的精准。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
11月30日,中国“二十四节气”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,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、日北至的概念。随后人们根据月初、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,利用之间的关系,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。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,这就是二十四节气。
古代国家、朝廷要负责制定律历,计算出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,来指导人们务农。中国的天文历法,历来是太阴和太阳合参 ,以太阴记月,太阳记年。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以公元记年的太阳历,是根据太阳周天360度,运行365天制定的历法,简称阳历。
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《淮南子》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二十四节气时间表
24节气是根据什么计算来的: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,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,一年里头所处的特定位置,这样来划分的。一年转一圈360°,每隔15°就是一个节气。每个月有两个节气,一年12个月就有24节气,每个节气都是表示气候或降水的变换。
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来划分的。视太阳从春分点(黄经零度,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)出发,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;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,为一回归年,合360度。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,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,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,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。
二十四节气的简单含义如下:
立春:春季开始。雨水:降雨开始。惊蛰:惊醒冬蛰。春分:昼夜平分。
清明:天晴草茂。谷雨:雨润百谷。立夏:夏季开始。小满:麦类饱满。
芒种:麦类成熟。夏至:热夏来临。小暑:炎夏开始。大暑:全年最热。
立秋:秋季开始。处暑:炎夏结束。白露:天气转凉。秋分:昼夜平分。
寒露:将要结冰。霜降:开始有霜。立冬:冬季开始。小雪:开始下雪。
大雪:雪量增多。冬至:寒冬来临。小寒:开始寒冷。大寒:全年最冷。
这个“二十四节气”,可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科技的深厚结晶啊,是农耕文明的闪亮成果,在国际上有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美誉。这次申遗成功的项目全名是:“二十四节气—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”。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">河南">河南为本。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,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。